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百年树人 >> 学子心声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10日
高考语文:教育的一场自娱自乐
减字御街行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纲中突然要求要考经典名著阅读。具体书单如下:文化经典阅读的出题范围是《论语》、《孟子》、《庄子》,文学名著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十部名著,即《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子夜》、《围城》、《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匹克威克外传》、《欧也妮•葛朗台》、《复活》。在文化经典阅读中,题型是从3部经典中选出一段话,出两道题,一是文言字词的翻译,二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在文学名著阅读中,主要是简述某一名著的主要情节,例如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家》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并采用四道题任选两道的做法。
  
  疯了,疯了。
  我今年高二,从小到大,我所受到的所谓语文教育,不过是老师抱着本书告诉我们“这段段意,主题,修辞,表达方式……”,小学如是,初中如是,高中如是。今年高考语文考名著,说考就考,杀的所有人措手不及,要知道,那么多名著,不是几个月就可以看完的。(这仅仅指量的问题,至于质,那实在不敢多想。)刚知道要考名著,其分值还占20分,我突然有一种被耍的感觉。教育部如果厚道的话,好歹在我们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要告诉我们:你们高三高考要考如下名著哦。
  这,是赤裸裸的坑蒙拐骗。
  
  我喜欢阅读,但是我小学喜欢的是童话、科幻,初中喜欢的是新概念,高中喜欢武侠,至于课本里面那些四五十年代散文家的所谓“范文”,我真地读不出什么能让我坚持读下去的东西。可能是生活经历所限,很多所谓优秀的文章,我即便是按照老师所教的去理解,仍然觉得索然无味。比如课本里面《我若为王》《庄周买水》等等,这种东西应该放到历史课本里头去。《水浒传》曾经被认为是反社会,如今怎么又跻身四大名著之列呢?时代。毕竟时代不同,很多东西真的只能隔岸观火,而且我们个个都看的兴致阑珊的,一上这种课就犯困,真是难为老师了。
  我觉得阅读本就是一种会心一笑的感动,但是课本里头真正能感动我们的有多少呢?比如人人赞不绝口的朱自清的《背影》,它所带给我的感动比不上我妈给我端来的一杯牛奶,甚至比不上我听一首忧伤的歌。不知道握着指挥棒的人什么时候能真正的站在我们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们经历比我们丰富,但是你们觉得好的东西未必就适合我们。好比是大家都认为人参是名贵药材,但是我们需要的可能仅仅只是一杯凉茶。我记得有人评价红楼梦,原句如何,我记不清了,大概是:年少时看了会笑,年老是看了会哭。我同学看完了红楼,的确好多说想笑的,可是红楼悲剧,这是常识。这样的读与不读又有什么区别呢?最多的不过是,把网上铺天盖地的红楼评论搬到考场作文去,迎合了上意,那个分数就是噌噌地往上涨。
  
  网上看到如下如下:
  陆敏赞扬了语文试卷的这一改变,他认为,这是促使大家回到语文本位上的努力,即要大家多读书,注重文化积累。他曾经问学生是否读过这些名著,最终发现,一些人只是读过小人书之类的简版本,甚至连名著翻拍的电视剧都很少人看过。陆敏说,现在学生们都是题奴,很少有读书人了。从这一角度看,他就认为福建语文的这一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笑话。多读书,注意文化积累,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你想要把“题奴”变为真正的读书人,却是用考试的方式,用做题的方式解放“题奴”,不觉得好笑么?
  读书人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现在哪个“读书人”敢如此陶陶然地读书?
  汉语遭遇高考,这就是语文的尴尬。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一个心中的衡量标准,凭什么标准答案就是正确的?是众口铄金,还是三人成虎呢?用一个客观的准绳去捆绑自由的思想,本身就不合理。试想一下,常在语文课本中大发议论的孔子、庄子、列子、墨子、韩非子等等,若是同答一张语文试卷,那谁的才是标准答案呢?
  所以,我们在考语文的时候,谁能最大程度的把自己想像成出题人,那么谁的分数就高。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用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答案。
  我常常在为语文课感到不平,为语文老师感到不平。我喜欢阅读,但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讨厌语文课本。很多人对语文的态度是爱理不理的,上语文课睡觉的人是最多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用汉语,说汉语,即便是不听语文课,不做语文作业,语文考试的成绩也未必会比认真学语文的人差,即便是差也差不到哪去,可能班上第一的和班上倒数第一的分数差不到20分,而其他科目呢?差个七八十分是随随便便的。在现在考试第一环境压力下,只有傻子才会去认真学语文。更何况,从语文课本里面学到的,在考试中到底考了多少?现在强调考的是所谓“能力”,偏偏能力这种东西老师是教不来的,顶多教点解题技巧,勉强称为“解题能力”吧。而通常情况下,常看书的人分析能力比较强,爱说话的人,表达能力比较强,一个人若是即爱看书又爱说话,那么这个人的语文成绩铁定差不了。突然,无比崇拜古人的智慧,果然是要“因材施教”。
  考过试的人都知道,数学、英语等科目,考完试基本可以预测出成绩,只有语文是最难估计的,因为语文考试中,模棱两可的东西太多,自己认为正确而与标准答案不符的情况也很多,因此偶然性最大。
  就是这种考试的难操作性,教与学,学与考的脱节,以及考试成绩的较大的偶然性,都使得我们对语文成绩的高低抱着听天由命的无所谓的态度,因为高考总分才是录取的惟一标准,适当的取舍是明智的。然而语文被设置为高考必考科目的原因谁都知道,因为汉语是我们的国语,我们是中国人。
  这就是语文的尴尬。
  
  当然,连我都能想明白的东西,各位大人们自然早就明白。因此才想通过增加高考名著的方式,提高语文的地位。
  但是,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手段,不是改变语文尴尬地位的砝码。
  我记得我初二的时候读《巴黎圣母院》,在我努力地看完十页以后,我真的不明白那么冗长的环节描写是用来干嘛的,于是,就对这种所谓的名著敬而远之,转而投入新概念的怀抱。那些名单中的名著,我一本都没看全过。我一个文科生尚且如此,那更多的理科生呢?考试大纲要求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天经地义。现在在我们十年寒窗之后即将收获的时候,突然更改考试项目,很有可能那些本该考上重点大学的才子才女们,就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卦而抱憾终身,这不仅关系到考生个人的命运,可能国家需要的人才也因此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名著本就是我们应该读的。不过,我想你这是按照一天48个小时计算的吧,或者你认为我们高考只考语文,要不就是认为我们中学生不该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尤其不该像我这样都高二了还在上网看文章写博客。
  我承认高考语文增加名著阅读,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对语文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可以造成这样的社会观感:福建的语文教学水平的确不错。
  按照如此逻辑,我建议:我们文科今年高考增加理、化、生,到时候会有这样的赞美:福建的教育真是不错,教出来的都是文理兼备的通才啊。
  
  我可以想像高三的师兄师姐们是如何突击,老师把各大名著都整理成一份一份的纲要,发给学生背,同时要求学生把名著速度过一遍,于是,书店少有人问津的名著脱销了。
  这种填鸭式阅读还不如去睡觉,浪费现在已经贵如黄金的时间。要知道,多少红学研究者皓首穷经,而我们,三个月、十一部名著,读来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