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百年树人 >> 两代之间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7年5月11日
请不要再给孩子小红花!
安然翩然


     ----幼儿教育,为什么要在最应该精神分析的领域行为主义?
    (1)小红花
    
    说起幼儿园,你最先想到什么?据说超过一半的人想到的是小红花。
    
    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就能得到小红花,就是乖孩子,就是好孩子。不听老师的话,就得不到小红花,就不是乖孩子,就是坏孩子。这简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道理。
    没有想到小红花的人呢,可能是年纪很小,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没几年的;或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家。
    当然,现在的孩子得的是粘贴片——现在的幼儿园老师不再费劲做小红花了,他们会买那种卡通的粘贴片,在孩子答对问题的时候、在孩子最先安静下来的时候、在孩子跑得最快的时候,总而言之,在孩子听话的时候,粘在孩子的手上或脸上。(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记者关注这种与孩子肌肤相亲的东西的质量问题。)
    而老人家们的童年,如果犯了错误,老师会打手板。不被打手板就是奖励,应该偷着笑了。
    
    在幼儿园是如此,在家里呢,也是一样。家长在不停地说:“如果你在奶奶家听话,爸爸给你买好吃的。”“如果你乖乖的去幼儿园,妈妈就给你买新裙子。”。
    所以,幼儿教育中我们只能看见四个字:“威逼利诱。”而这个威逼利诱,正是行为主义的神髓所在。
    
    (2)和小狗小猫一样的小孩子
    
    行为主义是什么?
    是一个心理学流派。这个流派所做的,简单说就是:通过对人或动物的一些表现的奖励来使人或动物愿意经常这么去做(心理学的术语叫强化),也通过对人或动物的一些表现的惩罚来使人或动物不再这样做。怎么样,是威逼利诱吧,一个字也不差!如果你觉得前一句话过于抽象,那就回想一下你看到过的一些场景吧:狗熊骑上了独轮车,驯兽师马上给它一块糖。猴子戴上帽子做鬼脸,耍猴的给它几颗花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正是这样做的,他们通过对动物的试验,才总结出一些理论,这些理论形成体系,就成了“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狗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的猫、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小白鼠,在这个理论的开创奠基和发展中,为学习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个行为主义的前提之一,就是不问差异,无论这个小孩子的性格气质如何,无论这个小孩子前一分钟是在哭还是在笑,老师、家长、或者试验实施者都会执著的按照预先的要求,对孩子进行奖励和惩罚。但是一些其他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有的时候,尤其是惩罚一些孩子的时候,短期上会取得预期效果,但在长期上对心理的负面也许会影响孩子。虽然行为主义名为心理学的流派,实际上只考虑行为及结果,不考虑心理和过程。尽管从最开始就存在着争议,这个理论,还是在一代一代的学生身上得以实施和验证着。
    
    (3)命运决定性格
     
    行为主义模式下没有考虑个性差异,其形成的习惯是否有效、能否持久的问题姑且不论,单是这个模式本身,教会了小孩子什么呢?
    
    不要认为孩子只听到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听到的弦外之音,比想象的多得多。因为,人有潜意识。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的提法。精神分析学学派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人不仅有意识,还有潜意识,那些被意识压抑或遗忘的东西会进入潜意识,伴随我们终生,潜意识中得来的道理,极大的决定了我们的所作所为。现在,潜意识的理论,已经被心理学的大多数流派所接受和吸收。
    一直赞同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荣格的“性格决定命运”, 但在童年时期,是命运决定性格。我们也许无法回忆起童年的一些细节,但是童年的经历,尤其是周围的人对待我们的模式,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我们会不自觉的从中学会一些东西,经验或者道理。
    长大后,我们会不自觉的利用这些经验或者道理,来面对自己和别人。
    
    (4)看不见的错误
    
    那么,行为主义的威逼利诱这个模式本身究竟会教会孩子什么呢,换句话说,在这样的潜意识的影响下的孩子长成了大人会怎样呢?
    
    一、 盲目、缺乏主动性。
    人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烦恼的原始动力,尤其是对比较小的小孩子来说,他们的是非观念还没有建成,而这种是非观的形成要依靠父母和老师与之互动。老师给她小红花就证明她对了,她要想对,就必须听老师的话,才能得到小红花。于是,老师或家长的话代替了真理,孩子们不会说“我做,因为那是对的。”只会说“因为老师(家长)让我那样这么做”“我这么做老师就给我小红花,不这么做老师不给我小红花。”。久而久之,在孩子们的潜意识中,就只有权威而没有真理了。外部的要求代替了心灵内部的声音。只要听话就好,孩子们放弃了自己的思考,盲目的顺从权威。他们的内部动力被外部动力所消磨殆尽,他们没有主动性,没有真正的积极探索(当然,也许会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为了小红花,但那一定不是那种能影响他一生的喷薄的创造力)。
    所以,那么多的人没有创造力,他们的发散思维早就被禁锢驻了。无论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学术领域,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明哲保身、不冒风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说到底还是为了“小红花”。
    二、 欲望强烈、贪婪。
    的确,人都有本质的需要,遵从各种内在需要无可厚非。但是,在小红花的威逼利诱之下,浅浅的需要变成了深深的欲望。每做一件事,孩子都会反应:我能得到什么?我作乖宝宝,为了得到表扬,所以,我做了乖宝宝,你必须表扬我!过于关注得到,必然得到了还想得到,当一个抱着妈妈买回来的所有的零食大喊:“都是妞妞的!”的小小女孩长大以后,面对两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左右为难,而后脚踏两只船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吧?她会想:“我就是都想要!我想要得我一定要得到!”
    三、 控制别人。
    如果说盲目是因为作为孩子总是被控制,那么孩子不一定学会老师说的道理,可是一定学会了老师们应用的方法——控制。这种控制可以是威逼也可以是利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有的时候,这种控制是一辈子,或者几辈子的,就象这个故事:
    一个孩子为了买玩具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声大哭,妈妈妥协了,给她买了。她用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方法,成功的控制了妈妈:妈妈给她糖,作为她不再哭的奖励;她不再哭,作为妈妈给她买玩具的奖励。
    这个孩子长大了,也成了妈妈,儿子上幼儿园,她给儿子糖让儿子听话,儿子上初中了,她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断了你的零用钱!”儿子高考报志愿,她说:“听妈的,这个专业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儿子工作了,带女朋友回家,她不喜欢,以死相威胁逼着孩子和那个女孩子分了手。儿子升官了,特意庆祝的家宴上她很高兴,喝的有点多:“其实,你现在这个位置一直是妈的梦想,但是当时你姥姥不让妈学这个,还好有你替妈争气!”儿子叹息一声,回头催促自己的女儿:“快吃!吃完去学琴!爸爸小时候那么喜欢钢琴,奶奶都不让爸爸学,现在爸爸送你去学,你怎么还这么不情愿!”
    
    其实,不只故事里的几代人在延伸着痛苦和无奈。以上三点,就足够几乎所有经历过“小红花”式的教育的人难以找到快乐。我们没有看见错误,所以错误一再发生。
    
    (5)为什么会这样?
    
    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是舶来品,是外国心理家提出的。它也曾经被应用于很多国家的幼儿园中,我手头没有详细的资料证明这种“威逼利诱”式的教育理念是否现在还在其他国家成为最强势的,几乎唯一的理念。
    但我们都能清晰的看到,在中国,这个行为主义与同是从外国学习来的班级授课制紧密的结合,对坐在一个课堂的所有孩子都教授同样的内容、提出同样的要求。从幼儿园到大学皆如此。让人不禁想问,这种方法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一、 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相契合。
    中国文化悠久,相应的,也有一本厚厚的中国教育史,而且可是说是“儒家教育史”。尽管儒家的始祖孔子最倡导“因材施教”,后来走偏了的儒家教育在“八股取士”的指挥棒下,用僵硬的方法教授着僵硬的内容。虽然后来几经改良,但是精神余孽尤存。在行为主义的理论传入之后就迅速融合成了新的土壤,春风吹又生了。
    二、 这是最偷懒、最省力的办法。
    用精神分析式的教育,老师需要照顾孩子的潜意识,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要顾及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和发展程度。等于说讲一次20 分钟课,可能需要做2000分钟的准备工作。这是个很吃力的活动,而且现在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大学,班额都比较大,孩子多了,老师要做的工作也就多了。如果不考虑那么多,老师只要按着教案讲内容就可以了。老师也多是行为主义教育出来的,都会但求无过的寻找不需要创造力、最省力的方法。
    三、 急功近利的理念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行为主义的教育下,知识的学习是效果明显、立竿见影的。几次的重复之后,结果就可以显现。老师和家长们急于让孩子会背唐诗、会算加减法,所以就找来最方便的工具。现在的问题是家长和老师们要么无视除了知识这个基础之外的技能、能力、智慧、综合能力、完整的性格等等,要么就在上述方面也应用行为主义这个他们以为万能的工具。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是缘木求鱼。
    
    
    (6)舍弃小红花,我们仍有路可走。
    
    现在也算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教育理论也层出不穷,但是很遗憾,本人在大学学了四年的学前教育,走出校门的时候仍然满脑袋行为主义的思维方式。大学里的各种教材,尽管没有注明是行为主义的,但是追根溯源都是统一的思想。甚至在述及各个流派和各教育家时也是如此。
    清晰的记得,讲到蒙台梭利的时候,教育史老师重点讲的是她注重感知觉的教育,特色是蒙台索利教具。后来查蒙台索利的资料,发现了一个词“无奖惩教育观”,矛头直指“威逼利诱”,才开启了另一道大门。逐渐接触一些蒙式的教育观,尤其看了是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终于发现蒙台索利与精神分析的契合点:“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内心感受,注重孩子的完整人格的培养。”这才是正确的!
    我们用不好的方式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不好的孩子又什么用?
    舍弃小红花后,幼儿教育至少还有蒙式的路可走,现在蒙式的幼儿园越来越多,只要他们在教育精神上也是蒙式的,培养更多心灵完整、快乐的孩子指日可待。
    
    希望早一天没有小红花,没有威逼利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