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百年树人 >> 我是老师
文章来源:中青网  发布日期: 2006年8月28日
为什么让语文“误尽苍生”?
辛木


  多年来,语文教学和考试广受社会诟病,其根子就在于,在我们的头脑中,少了一根“人文主义”的弦,多了一条“工具主义”的枷锁。 
    作者:辛木

  6月21日,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王丽先生在《中国青年报》上的“冰点特稿”栏目发表了一篇文章《语文丢失了什么》。在这篇长达9000多字的文章中,王先生列举了今年令人费解的几道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回顾了上世纪前半叶的国文教育及台湾地区国文教育现状,并且详细列举了台湾地区的一些国文考试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台湾地区的国文考试旨在“通过考试来发掘、发现学生潜在的国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培养对母语的感情”,而大陆的高考语文恰恰将这些极为重要的内容给丢失了。 

  非常惭愧!笔者当了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师,竟然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台湾地区的国文考试试题,耳目一新之余,不由地生出“语文原来还可以这样考”的感慨。转念一想,大陆语文在丢失上述内容的同时,有没有增加一些什么?有人说“误尽苍生是语文”,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语文误尽苍生的? 

  我认为,大陆语文考试之所以丢失了上述内容,恰恰因为在我们的考试要求中也就是考试大纲中,增加了一些不该增加的东西。 

  就拿王先生所列举的那两道选择题来说吧。王先生斥之“语意重复罗嗦,句子冗长累赘”,是“低劣的语言材料”,殊不知,这两道题的考查意图却是非常明显,即要考查学生的“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中的“分析综合”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考生“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正是基于这种考查思维,出题人才会想方设法寻找一些带有一定“逻辑联系”的语句来加以肢解,然后让考生来还原。而事实上,汉语中带有“逻辑联系”的语句往往在语意关系上会出现重复现象,带着这样的意图来出题,难免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惑的题甚至是错题。 

  再如王先生所痛心疾首的“科技文阅读”吧。尽管类似的科技文“全篇充斥着数字和专业名词,读来枯燥乏味,单调平淡,毫无美感可言”,但考试大纲中的规却是:“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绝不是单靠多阅读类似文章就能提高的。王先生说做这种题型会让学生失去“对汉语的领悟力、想像力和鉴赏力”,殊不知,还会让学生(包括老师)失去对科学著作的阅读兴趣。长时间的“筛选信息”已经让我们产生“阅读疲劳”、产生“阅读反胃”了。 

  大陆的语文考试为什么会增加这些“误尽苍生”的东西呢?追本溯源,这是由我们对语文的认识决定的。长期以来,语文工具论一直占据着语文教学和考试的主导位置。既然语文是作为一种应用工具而存在的,掌握语文能力当然是语文学习的首选,至于学生文化素养和母语情感的形成与否,却是根本不须考虑的。 

  这种语文认识及其考试大纲的的要求,在衍生畸形语文试题的同时,也直接引导了日常的语文教学。多年来,语文教学和考试广受社会诟病,其根子就在于,在我们的头脑中,少了一根“人文主义”的弦,多了一条“工具主义”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