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城里乡下 >> 父老乡亲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27日
童年的叠滘 童年的洙泗里
孔祥孔

有700多年历史的广东省最早的一家孔庙南海叠滘洙泗村的孔大宗祠准备第八次重修。一石激起了我沉淀了半个世纪的记忆沉渣上下翻腾。岁月的剪刀把完整的往事剪碎,岁月的风风雨雨又将这些碎片刮得七零八落,拾起残留的几片,实在是令人感慨不已。
   叠滘位于富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平洲镇辖下的乡,河涌交错,民风习俗,一如陈残云老先生在他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里所书。
   叠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分为叠北和叠南,我家就在叠南乡洙泗村,而大家都习惯叫洙泗里。洙泗里与佛山市第一中学(以前叫华英中学)仅隔着一条小小的茶基村,我的兄姐们全都就读过这间名校。兄爱懒床,每天日上竿头才一骨碌爬起来,胡乱擦两脸,拎起一捆书,才匆匆忙忙出到洙泗里口,佛山一中上课的预备钟就悠然响起,他利用珍贵的五分钟时间,挽起裤腿,抄小路涉小溪穿篱笆,气喘吁吁地百米冲刺,而又总是左脚才踏进教室右脚尚在教室门外时,上课钟声就响了起来。还在五十年代,兄十七岁那年,就勇夺全平洲中国象棋的冠军,登上佛山市工人文化宫象棋擂台的台主宝座。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曾萌发出要上广州找大名鼎鼎的杨官璘一较高下的鸿鹄之志呢。周日闲来无事,他有时就带我上佛山市中山公园攻摆地的象棋擂台,赢一盘棋就是一把花生,只消一顿饭功夫,我的两个小裤兜里就塞满了花生。记得有一晚,兄典着涨鼓鼓的肚子回家,妈问他哪来的钱吃得这么饱?原来,那天晚上佛山一中开晚会,有象棋擂台赛,擂台前赫然贴着张大广告:“棋王高佬攀,逢人让双马,如果捉赢他,定有糖粥拿!”兄轻而易举地连下数城,糖粥撑了一碗一碗又一碗。我是家里六兄弟姐妹中唯一没上过佛山一中的人(我只有童年属于洙泗村,之后的几十年,故事都发生在另一个千里之外的异乡),但也有幸进去过一回,是我的细家姐带我进去的。那天晚上一中开晚会,细家姐带我进一中看演出,她在歌舞剧《白雪公主》中饰演主角白雪公主。佛山一中给我最新鲜的感观,就是那条连接东区与西区的短短的隧道。
   叠滘人最引以自豪的是叠滘小学。环绕的小溪就是校界,步过小拱桥,右边是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左边是一幢红墙绿瓦的教学大楼,庄重典雅。每天早上,教学大楼上对着运动场开响了留声机,全校师生就一起做广播体操。我的班主任陈简微老师是粤西人,某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叠滘小学任教,她后来告诉我们,她背着行囊在叠滘小学一带兜兜转转了几次,却找不到要报到的叠滘小学。那时还是五十年代,来自贫瘠粤西的姑娘以为那么漂亮的校园肯定是一所名牌中学。陈老师弹得一手好风琴(脚踏风琴),教语文和音乐,在全校的文艺汇演中,我们班的节目多次获奖,印象最深的是音乐小品《拔萝卜》和《不爱卫生的小女孩》,我还记得,扮演主角的女同学姓谢。离乡别井数十载,班上的同学庞熙刚、江爵棠、孔柳、麦润苏等等,仍然常萦梦乡。
   在洙泗里,虽然陆陆续续来了些外姓人,但当时孔姓还是大姓。孔子的后裔,经历两千余年,统一按代数行辈,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五十年代,村里多属宪、庆、繁、祥字辈,现在是祥、令、德字辈居多,即在72—77代之间。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的风暴中降生的男丁,仍一律按族规行辈取名。在村里,孔氏人并不以姓尊而自傲,与杂姓的外来人谦让有礼,和睦相处。
   细婆是里上的热心人,早年寡居,梳一只结结实实的小髻,娇小玲珑的身子微躬着,总是第一个吃完晚饭,打着一把大葵扇,东家坐坐,西家聊聊,谁家添了丁来了客生了病她都如数家珍。她热心助人,里上的人都很欢迎她来串门,杀鸡加菜也会叫她一起吃。
   农村的生活单调而有趣,汨汨流过村庄的小涌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晚饭前就跑到涌边观察水位,一见小涌水满就兴高采烈,急匆匆扒完饭,扛块床板当浮物下涌戏水,白嫩白嫩的屁股在水面若隐若现。勇敢的男孩或立在木桥上或爬上小木船,往水里扎。河水粼粼,清澈见底,鱼虾擦身而过,蟛蜞同乐其中,更平添了小涌的魅力。
  孩子们总是爱扳着指头盼节日。水乡的端午节最为热闹,挂香包、吃粽子、拥挤在孔大宗祠门前呐喊着助威龙舟竞渡……。但我更喜欢除夕夜,喜欢在神秘的夜幕下去“卖懒”。三五成群的小顽皮一队,手打灯笼,沿着涌边游弋,随意篡改着民谣,嘻嘻哈哈的放肆大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卖穷卖穷,卖左去对面涌,呢边富贵又英雄!”对岸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也大声回唱,最热闹时几队卖懒的声浪此起彼伏,比谁的嗓门大,一直走到累,一直唱到累:“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
   洙泗里除了有著名的的孔大宗祠之外,还有一座孔小宗祠,简称小宗。小宗远比大宗人气旺。据我揣测,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宗其实是在洙泗村的村界之外,而小宗就在村中央。小宗不事香火,人们闲来无事,喜欢来到小宗休憩聊天。小宗的旁边有几棵茂密的大榕树,大榕树旁边是一口鱼塘,鱼塘上架着一座简易的公共厕所,解急的排泄物直接坠落鱼塘,咚咚咚的响声引来了大群塘鱼,争相啄食。在那家家户户被强行砸烂铜锅铁镬的荒唐年代,小宗成了生产队的大饭堂,我也曾经在那里吃过几天饭。
   我是家中的孻仔,家务是妈妈和姐姐们的事,我唯一的家务,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就上几炷香——祖先、天官赐福、地主、婆娘、灶君、门神。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每餐吃饭时外出找兄。兄比我更幸运,我煞费心机冥思苦想,竟也没想到一年365日他曾干过那怕是一件小小的例如扫地洗碗之类的家务。每天放学,他丢下书捆(他从来不用书包),就不见了人影,周日也是整天不粘家。不过,我找他吃饭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要走到涌边的龙眼树下,就肯定看见他呆若木鸡的独自一人坐在小宗门旁的石凳上,据他对妈妈说是在默默地背诵英文(但我至今还是怀疑他是在背诵棋谱,要不他的象棋怎么会下得那么棒,乃至后来成了北京市中国象棋代表队的一员,参加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我就隔着小涌大声喊:“吃饭啰!吃饭啰!”任由我一喊再喊,他总是若无其事,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从来也不答应我一声,但当我们围坐着准备吃饭时,他就会及时回来坐下吃饭。
   我家后面是一个不算很小的院子,种着好几种水果,有橙子、芒果、黄皮、番石榴等等,后来我和两个细家姐还在院子里种了些蔬菜,虽不能完全自给自足,也是一种乐趣。
   妈妈勤劳节俭,心地善良。婚后不久,爸爸就去了南洋打工,养家的钱时有时无,妈妈辛勤织布还常常有上餐没下餐,只好或找亲戚借,或典当物件,勉强支撑着这个家。就在我八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妈妈再苦再累,也决不让六个子女辍学,培养出三个中专,三个大学生。后来大家姐成了我家经济的顶梁柱,排行第二的三家姐不久也参加了工作,妈妈的肩膀才开始轻松。那时我家虽贫穷,但妈妈还是尽其所能帮助一些比我们还赤贫的人。
   虽说洙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据我所知,几百年来,村里并没有出过什么名人,可能是因为村子太小,人口不多的原故吧。万万想不到的是,居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了位名声显赫的大作家。他虽然不是生在洙泗村长在洙泗里,可他的祖藉就是洙泗村,根就在洙泗里,童年时代他还多次回过洙泗村扫墓祭祀,直至八十年代还回过洙泗村小住。我和他虽然素未谋面,但可能还算有些沾边。我和他都是同属于祥字辈即第七十五代,我比他长几岁。他祖居门前的鸡蛋花树,我也捡过不少鸡蛋花。每当刮风下雨,我们这些小孩子就早早起床,捡他祖父栽种的龙眼树上掉下的龙眼果,吃得津津有味。而我认为,他对洙泗村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考究出洙泗村村名的由来。他写道:
   “后来,我到山东开笔会,从泰山下来,便执意要到曲阜一行。在曲阜文化馆的协助下,我于孔府族谱档案里查到了南海洙泗村,黄卷之中除了南海孔氏的渊源和谱系,还赫然有张平面图,洙泗村的流水、木桥、宗祠和孔姓人家的住宅分布,甚至还有村头村尾的树木(都是祖父所栽)。曲阜孔府的人告诉我,各地孔氏宗祠历来都有义务修篡和绘画这样的族谱和图表,再送至孔府存档。他不无骄傲地说,孔氏宗族谱系之准确详尽。举世无匹,连英国皇家族谱的御用修篡部门也曾来考察和取经。我在洙泗村的图表上看到了自己的祖屋,看到了祖父和父亲的名字,然而却没有我这长房孙的名字。这就是历史的断裂,我因之颇感怅然。只不过,曲阜之行倒让我链接上了一个断裂的文化环结,在我的故乡已无人知道“洙泗村”村名的来历,我曾问过父亲,他不晓得;我也曾问过村中的孔姓长辈,他们也不晓得。殊想不到,就在孔府档案里偶尔发现,原来洙泗就是流经曲阜附近的两条河流洙水和泗水。日后又从宋词里解读出“洙泗”的意象--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显而易见,“洙泗”是儒家文明的一个象征符号。然而以我这南人对水的固有概念,我并没有看到曲阜有什么值得书写的河流,临去时又忘了问当地人,洙水和泗水是否已干涸断流乃至不复存在?不过,洙泗村仍在,故乡的流水负载着古老的传说淌动不息……这都离我很遥远了,或许唯是遥远才记得如此真切。”
   据网友对该文的回复:洙水传说是秦始皇为了断了孔子的脉,在孔子墓前挖了一条河,破坏孔家风水,就成了现在的洙水。泗水发源于泗水县,因4条源头汇成的水,因此名泗水。流经曲阜城北的孔林北面。传说孔子做泗水时,书落入水中,后捞起,在河边一房舍凉干,此后,这个地方被称为书院。泗水属淮河流域。
   珠江三角洲号称鱼米之乡,可是在改革开放前,其实也是很贫穷的,老百姓虽然大都吃干饭但每餐都吃不饱,有衣穿大都穿不暖,特别是经济困难那几年,也有不少人水肿,也有饿殍,即便到了七十年代,仍未能摆脱贫穷。那时儿时的一个小伙伴给我来信,诉说在南海糖厂当工人很累,但总是吃不饱,请我代买些粮票,我当即赠寄去30斤“国票”。
   改革开放以后,叠滘迅速富裕起来了,乡镇企业崛起,新房幢幢,腰缠百万据说不在少数。前年春节表姐请我们兄弟姐妹回叠滘到她家打边炉(火锅),叠滘已被大佛山所包围,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细婆一辈多已作古(当时十婶还健在,听说去年也去世了),只见到虾头和阿妹,都已经年过半百。儿童相见不相识,叠滘也面目全非,只留下少年时代的好朋友虾头、牛仔、阿发,阿雄、阿卿、阿兰、阿妹……的记忆,但最令人遗憾的是当年戏水的河涌已成污水渠,臭不堪闻,鱼虾蟛蜞不再,经济过快增长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失衡。在全国首先富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得到了熊掌,失去了鱼。
   童年的叠滘,童年的洙泗里,短短的十二年,足够我一辈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