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城里乡下 >> 办公室里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5日
“下岗”是领导口中的“紧箍咒”?
肖应林


    这年头,下岗本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单位垮了,倒闭了,不管是什么劳动合同的人员,都得走进下岗的行列中,没有丝毫奇怪的。但谁都明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下岗绝不是什么好事。下岗了,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生活来源,意味着家人要更加勒紧裤带了,至少一段时间里会有着许许多多的如此意味。正由于这样,在某些领导领导眼中,“下岗”,就成了他们管理员工的“杀手锏”,成了动不动就要念的“紧箍咒语”。

    某报的几则读者短信也许是最好的注脚。

    年底,某镇医院又一次发出集资通知。参加工作仅两年、家庭困难的某医生找到院长,说明了自己今年无法集资的原因。院长回答:要么交钱集资,要么下岗走人。就这么简单。

    如出一辙的生活实例多如牛毛。某教育局领导最近在一中学召开会议强调说,今后,向上反映问题,给本县教育捅漏子抹黑的,不再是调换岗位、安排到别的学校,就是下岗!

    何其杀气腾腾啊!

    某些领导为什么这么牛气逼人?表面的答案很简单,当前就业困难,很少人不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所以,那些自以为“救世主”的老总、领导们自然就敢随时放出这等狠话来。狠话之下,人们看到了流水线上工人无休止加班的身影,听到了要求法定休息日、节假日休息权利的呼吁,感受到了工资卡里被强行扣走银子的痛苦……

    也许,不被下岗,能持续拥有一份工作,是当前劳动者被人抓中的软肋。但管理者就没有软肋暴露在外么?时代社会的发展,可从来没有忘记人与社会关系调整规则的建设,那就是法律规章的建立与完善,更何况在以人为本、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准确地说,管理者的软肋,就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家长作风、漠视法律的简单思维。试想一下,一个单位,如果很多人都要祭出法律的“法宝”了,“下岗”的该是谁啊?恐怕不管国有民营、企业事业什么性质的单位,都是那些动不动就说“下岗”狠话的人了。

    可以说,无论哪个单位,要谋求兴旺发达,没有所有员工的团结一致、聚众如一的团队精神,是根本不可能的。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今天,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协调,这观念已是深入人心。如果员工今天不晓得明天,须时时担心自己的饭碗,又怎可让他们对单位尽心竭力?即便是“下岗”的威胁与高压。什么时候抓个机会走人,也许是他们最实在的想法!

    《西游记》里有个唐僧,在取经早期,是常常要对悟空念念“紧箍咒语”、逼其下岗的,可离了悟空,他却寸步难行了。虽说悟空是取经团体中的特殊一员,但无论换了与他同样本领的谁,只要戴了他头上的锦帽儿,在唐僧的咒语下,鲜有不能下岗的。员工该不该下岗,为什么下岗,国家有规定,单位也有自己的道道儿,应该不是某人的一句话。如果因为员工戴上了工作的“锦帽”,老总、领导就时刻不忘念着咒语了,其管理,最多也就是个早期唐僧,既如此,又焉可谋求取经成佛的大业?